住在养老院的编织爷爷

作者:  2021年11月16日   0
如何让自己获得这样的关系呢?入住在小康之家房山长阳养老院的编织爷爷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


微信图片_20211116111626.jpg


这是一位90岁高龄的爷爷,我们叫他黄爷爷,他住在养老院已经四年了,从最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在这里让他有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时间这个名词在年轻人当中,可能还需要加上一个前缀:碎片化时间,但是在老年时期,那些碎片化的时间可以被兴趣和理想黏合起来,并赋予它一个新的时间概念,也许可以被叫做“沉浸式时间”。

黄爷爷在他的“沉浸式时间”中,他总是满脸红光、兴致盎然,这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深刻地影响着养老院每一位员工和长辈。在员工的口中,给黄爷爷的评价都特别高, “万物皆可编,逢人皆相送”这就是爷爷在员工心目中的标签。

我们跟随高书会走进了爷爷的房间,看到床边、墙上、桌上都摆满了他各式各样的作品,有编织篮,笔筒、保温杯筒,大概十几种不同的款式,黄爷爷说他经常编的款式大概有15种。走进一细看这些作品,几乎所有用的材料都是超市打包货品用的塑料条,还有一些废弃的电线皮。就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在一个90岁爷爷颤抖的手中,华丽转身,从“废品”变成了“艺术品”。

微信图片_20211116112210.jpg


我们在采访黄爷爷的过程中问到他退休前的职业,他非常掷地有声地告诉我们,他是一名建筑师,是盖大楼的,参加过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轻描淡写的三句话,把他近40年的职业生涯全部概括完了。


我还意犹未尽的想再听下去,他已经没有更多的话语去介绍他的工作了,感觉过去的40年职业生涯在此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的他,已经沉浸在了此时此刻畅聊编织作品的喜悦中。

爷爷的听力不是特别好,坦白说在整个沟通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和非常大的的嗓门,贴近他耳朵跟他沟通,这个画面在外人看来并不礼貌,但是对于90岁的长辈而言,这似乎就是一种常态。


黄爷爷多次提到一直照顾着他的高书会,她是小康之家的一名资深社工,社工就是一个养老院的灵魂,也是能给老人带来快乐的天使,他说:“如果没有高书会去超市收集那些废弃的打包带,那我就失业了。高书会坚持了四年一直在给我供应材料,我现在基本上每天都编一个,需要用到大量的材料,她一直都不辞辛苦的给我供应,还特意给我找一些带颜色的,我真的很感谢她对我这个爱好的支持……”

送人玫瑰,留有余香,花要叶扶,人要人帮。我们被这样的真情打动,现在这份真情已然借爷爷之手散播到了小康之家养老院的每个角落。


黄爷爷给我们分享一个关于他“逢人皆相送”的故事,他说:我最高兴的事就是住在这个院里二楼,有八个老太太,她们都喜欢跳舞,他们跳的舞缺少了点道具,我听到了后,就说不要紧,我说我给你们编,八个老太太一人编一个小篮,她们表演的时候每个人都拿着小篮子跳舞,他们挺喜欢的,我也很开心。之后,这八个老太太还给我买了一个毛坎肩,里边带绒的那种,挺暖和的。真的感谢这几位老太太还给我们买这坎肩,我穿着特别暖和。

人和人的关系有时候就是非常奇特,对于老人而言“被需要”这件事情可能远远高于“被照料”这样的关系来的重要。

在采访最后,我们特别好奇黄爷爷的手会不会因常年编制有很多划痕和伤疤,他摊开让我仔细看了看,我发现竟然整个手面都非常平滑,还很有光泽,爷爷在最后给我演示了一下他是如何编织作品的,整个过程动作不紧不慢,他的每一次压条都非常稳当且有自己的节奏,能感受到那种与编织物合体的神韵。每一个作品形状和配色的构思、每一次赠与他人的欢愉,每一次被欣赏和赞叹的满足。这些都在无形的滋养着爷爷的心灵,90岁的他每天依然精神饱满,每天都有自己的目标,自得其乐。


我们希望天下所有的爷爷们都能在晚年找到一个能与自己合体对话的兴致,如果有可能的话这份兴致可以一直坚持,更希望在养老院能出现更多的高书会,用兴致连接一切无法用语言表白的情感。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百岁人生.产权式居家学养社区


百岁人生学养社区位于房山区核心区长阳森林公园正对面,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相邻,距离规划中的武警总医院分院离项目仅有一公里,步行十分钟内可抵达龙湖时代广场、房山线长阳地铁站、大型生活超市。项目还依托小康之家旗舰养老项目为社区长辈提供送上门的星级养老服务,并携手北京开放大学、南山长者学院引入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营造更具学养特色的学习互助氛围,让长辈能在此住的自在、玩的开心、学的精进。


微信图片_20211116114302.jpg


微信图片_20211116114308.jpg


微信图片_20211116114311.jpg


预约参观 微信客服 一键拨号